():眼下,全国“三夏”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,8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奔跑在希望的田野里。那么如何精准调度这些农机?农机维修服务能不能匹配上作业进度?来看记者在小麦主产区的观察。
农机维修也是夏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机手告诉记者,如果农机坏了1小时,就要少收割20亩地农机技术,损失近千元。90后小伙子田野是一家农机企业智能服务指挥平台的调度员,晚上11时,他的调度团队还在紧张工作着农机维修现状。今年,这个智能服务指挥平台接入了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农机维修现状,可以根据收割进度、跨区农机数量、机手报修工单,自动生成农机维修车调度。
农机信息实时更新,麦收订单及时推送,依托“农机云”平台,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可以一个人轻松调配30多台农机的高效运转|【新闻特写】农机“上。
从“抢收”到“智收”,这个“三夏”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不仅仅是联合收割机粉碎机视频|【新闻特写】农机“上云” 三夏跑出“加速度”,越来越多的农机装备链上“云平台”,助力“三夏”跑出加速度。在湖南偏远的山地丘陵农田里云” 三夏跑出“加速度”,农户可以一键下单,预约插秧机;在安徽,今年新上线的植保无人机监管平台已汇聚全省超过1300家飞防组织、6300多位无人机手,提升作业效率;在,记者看到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通过北斗系统,已连接了105万台农机,协调黄淮海地区八个省市7000多个社会化服务组织,在农忙时进行跨区作业。
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,8500万亩的冬小麦已从南向北陆续收获。“三夏”期间河南投入的联合收割机预计在20万台以上,通过接入“河南农机云”平台,可实现作业需求与农机分布的精准匹配。
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湘江农机http://www.xjnongji.cn/